疾病类型-肺癌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疾病类型-肺癌
肺癌病理及分子生物标记物 ESMO 专家共识
时间:2014-10-24 09:21:40 来源:转化医学网 点击:
日前,Ann Oncol 发表了 ESMO 肺癌会议共识,专家们就肺癌(主要是非小细胞癌)诊断有关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标记物做出如下推荐:

\

  推荐1:组织处理指南
  样本处理
  推荐使用10% 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4% 甲醛溶液)进行标准固定 [V, A]
  固定时间不应小于 6 小时,且不应大于 48 小时 [V, A]
  理想情况下,切片制作后应立即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分析[IV, A]
  细胞学样本(细胞块、直接涂片或液基细胞学涂片)可用于EGFR 突变和 ALK 重排的检测 [III, A]。同时,细胞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来源。如果可行,应由同一名病理学家对同一患者的全部肿瘤标本进行检测,包括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并选择最适合的标本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IV, A]
  病理学家也应参与 DNA 样本的提取 [V, A]
  推荐在进行DNA提取前,通过手工刮取(macrodissection)或显微切割法(microdissection)来富集样本,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肿瘤细胞内容物的含量 [III, A]

 推荐2:小活检或细胞学诊断的前提下,非小细胞肺癌可接受的待分类 (NOS) 诊断率为多少?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非小细胞肺癌 -NOS 诊断率应维持在 10% 以下 [IV, A]
  在形态学特征不确定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免疫组化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推荐的方法包括:使用 TTF-1 预测腺癌。使用 p63 或 p40 以及 CK5/6 检测将有助于预测鳞状细胞癌 [IV, A]

  推荐 3:推荐常规使用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体细胞突变检测
  推荐晚期 / 复发性疾病患者的所有非鳞状肿瘤均应进行 EGFR 突变检测 [I, A]
  推荐某些选择性鳞状肿瘤(最小程度吸烟史或远期吸烟史患者)应切实考虑进行 EGFR 检测 [IV, B]
  强烈推荐对外显子 18-21 进行大范围突变检测,包括与某些治疗耐药性相关的基因。若医疗资源或器材有限时,至少应对最常见的激活突变(外显子 19 缺失、L858R 突变)进行检测[I, A]
  所采用的任何方法学均应通过外部质量保证计划予以验证[V, A]

 推荐 4:是否存在足够的证据支持常规 ALK 基因重组检测?
  晚期 / 复发性疾病患者的所有非鳞状肿瘤均应进行ALK 重排检测 [II, A]
  某些选择性鳞状细胞瘤(最小程度或远期吸烟史患者)强烈建议考虑检测 [III, B]
  应通过 FISH 方法完成 ALK 基因重排的决定性评估 [I, A]
  可选择 IHC 方法用于筛查,或者还可用于治疗验证 [IV, B]
  所采用的方法均应采用外部质量保证计划进行验证[V, A]

 推荐 5:我们还需要关于其他体细胞基因突变或其他靶向遗传变异(KRAS,BRAF,HER2, ROS1 融合,RET)的检测指南吗?
  目前不推荐针对上述生物标志物展开常规检测[III–IV, C]
  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最小程度或远期吸烟史)且肿瘤检测呈现 EGFR 突变且 ALK 重排阴性的患者可考虑检测 ROS1 重排,RET 重排,BRAF 突变以及其他遗传变异,目前已有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即使积极证据来源于病例系列也应如此 [III, A]
  靶向肿瘤其他变异位点的药物的相关临床试验出现的新数据也会带来新推荐,推荐进行额外的检测。

 推荐 6:新兴科技在当代生物标志物检测中有何作用?
  提供了多种平台,包括所谓的“下一代技术”,它对于特定突变的检测具有廉价和节约资源等优点,它可同时对多重潜在靶点展开分析。以上都是检测突变位点的合理方法,也需予以充分的外部质量控制 [III, A]
  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研究工具,但尚未得到临床验证[IV,C]

 推荐 7:实验室应参与质量保证计划吗?
  是的。实验室应首先取得开展检测的资质,且应参与外部质量保证计划,以维持其资质 [V, A]

 推荐 8:病理学、分子学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相关检测数据应如何报告?
  病理学、分子学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检测报告应包含结果和解读部分,后者应是由肿瘤学家和非专家型病理学者提供的便于理解的解读 [V, A]
  在适当情况下,应说明样品的分析方法、自然属性和质量。
  推荐对病例的病理学、分子学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通常情况下应形成单一报告形式 [V, A]

  证据水平和推荐级别

  证据水平
  I 证据来自至少一项方法质量良好(偏岐可能较小)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或组织良好的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
  II 证据来自小型随机试验或疑似存在偏倚的大型随机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或这些试验的荟萃分析或证实存在差异的试验的荟萃分析
  III证据来自前瞻性队列研究
  IV 证据来自回顾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V 缺少对照的研究,病例报告,专家意见

  推荐级别
  A 有实质性临床获益的有力证据,强烈推荐
  B 强或中等程度的有效证据,但临床获益有限,一般推荐
  C 有效证据不足或获益不超过风险或存在不足(副作用,成本),选择性推荐
  D 无效的证据或不良预后的中等程度的证据,一般不推荐
  E 存在无效的有力证据或不良预后的证据,绝不推荐

会员登录:
如您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联系电话:400-669-0360
登陆:
  • 新浪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