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类型-房颤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 > 疾病类型-房颤
房颤——潜伏的杀手
时间:2018-03-26 10:15:37 来源:医脉通 点击:
在《三体》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而医生、疾病和患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疾病作用于患者,可产生一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使其不适、痛苦,但其实是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医生会根据这些求救信号,做出诊断,根除疾病,恢复健康。而有一部分疾病,则比较狡猾,症状隐匿甚至没有,有的患者已患病很长一段时间,却不自知,直到出现了严重的临床状况。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房颤,一个潜伏在体内的隐形杀手。

 

房颤的定义和发生率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称为窦性心律,激动的发起点在窦房结,下传至房室结,在房室结延迟约100 ms,后沿左右束支下传心室,这种规律的电活动带来的是规律的机械活动,心房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心室再收缩,将血液泵入体循环供给全身,或泵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血流在整个心血管系统内有条不紊、周而复始地工作。

 

房颤,顾名思义,心房发生了“颤动”,这种颤动既表现在电学上,也表现在机械上。电学上表现为整个心房的电活动处于紊乱的状态,心电图上没有代表心房电活动的P波,代之以紊乱的f波;同时心房的机械收缩丧失,导致心房内血流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房颤是一个增龄性疾病,即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在整体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40~50岁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可达8%~10%。

 

房颤的危险因素

 

房颤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部分是可逆的,比如甲亢、手术应激等,在这些危险因素去除后,房颤可好转。大量研究发现,房颤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大量饮酒、浓茶和咖啡,均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肥胖、活动减少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且有研究发现,对于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减少射频消融后房颤的复发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作为房颤的原因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上述疾病不但促进了发生的发生,也决定了房颤的后续抗凝治疗。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

 

房颤通过心电图即能够确诊,最大的特征为绝对不齐(图1),此时心房活动完全处于紊乱状态,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这些f波就如同一个个小炸弹,不断轰炸着房室结,房室结接受了太多的激动,因而不能像之前那样规律有序地将激动依次传导下去,而是以一种随机的方式传导下去,导致了RR间期随机变化,没有任何规律,呈现为绝对不齐。

 

图1 房颤的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齐

 

房颤的临床症状

 

房颤症状多变,最典型的症状为心悸,多数患者会描述为“心跳的厉害”、“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了”等;但是也有20%~30%的患者没有症状,尤其是已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

 

部分患者直接以卒中作为房颤的首发表现(图2),这时可能已经影响到了肢体活动、言语功能等,这是我们称房颤为“潜伏的杀手”的原因。房颤可能不会致命,导致猝死者也不多见,但房颤导致的卒中,尤其对于年龄相对较轻者,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及家庭到来巨大负担。

 

图2 房颤导致卒中

 

长期的房颤也可导致心衰,或使既往心衰加重,从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胸痛等症状。

 

房颤的分型

 

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图3)。

 

图3 房颤的分型

 

阵发性房颤指房颤持续时间在1周内(多数在48小时内),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需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律者,称为持续性房颤。在持续性房颤中,持续时间大于1年者,称为长程持续性房颤。

 

从阵发性房颤到持续性房颤,会有一定的时间,不同患者时间不同,可能2~3年,也有的患者经历8~10年也没有进展为持续性房颤。但一旦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心房的电结构和解剖结构均发生了改变,恢复为窦律的难度越来越大,可能性越来越小。因而,房颤治疗需趁早。

 

而部分患者房颤持续时间过久,患者和医生均放弃了转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我们称之为永久性房颤。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包括上游治疗、律率治疗和抗凝治疗。

 

1.上游治疗

 

所谓上医治未病,预防很重要,在具有房颤危险因素而没有进展为房颤时,即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避免房颤的发生,称之为房颤上游治疗。包括控制体重、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规律作息、适度活动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发生房颤后上游治疗就不再重要。积极的危险因素控制后,部分患者房颤可逆传,即使不能逆转,危险因素管理好的患者,房颤治疗的效果也更好。

 

2.律率治疗

 

指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和控制心室率的治疗。

 

(1)恢复窦性心律

 

房颤时丧失了窦性心律,治疗的目的之一便是恢复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可缓解症状,也可恢复心房的功能,有诸多好处。恢复窦性心律可通过药物和介入手术完成。

 

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常需长期服用,需详细评估药物副作用和治疗的获益比。

 

介入手术指的是射频消融。既往研究发现,房颤发生过程中,肺静脉内的肌袖起到了重要作用,肺静脉内的异常触发灶,促使了房颤的发生。这就像火柴和房子的关系,心房就像房子,肺静脉内的触发灶就是火柴:一开始,火柴不断地被扔进房子内,可能会燃烧很短的时间,但房子很牢固,不会一直燃烧下去;而随着火柴不断地骚扰,房子变成了破房子,不再能够抵挡火焰,便会一直燃烧下去,房颤也就从阵发性变成了持续性。

 

因而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需在房子结构尚好的时候,通过射频消融术,把火柴制造场所(肺静脉)和房子(心房)隔离开来,这样火柴不能进入房子,就不会再有火灾,也就不会再有房颤(图4)。

 

图4 房颤射频消融示意图:隔离肺静脉,从而将“火柴”和“房子”分离开

 

(2)心率治疗

 

部分患者房颤很顽固,无论如何也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这时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心率的控制,将心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多为<110次/分,这样患者心悸症状可明显缓解,也避免长期过快的心室率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

 

心率控制的常用药物的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拮抗剂和地高辛等,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心率,因为部分房颤患者在心率控制严格,或突然转为窦性心律后,出现长时间的停搏(图5),甚至发生晕厥。

 

图5 房颤转复窦律后出现长时间停搏

 

3.抗凝治疗

 

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面。抗凝治疗最后介绍,却最为重要。房颤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心悸,不在于心房功能丧失,而在于卒中。卒中的预防,也就是房颤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一系列的评分包括CHADS2、CHA2DS2-VASc、ABC积分等,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指导抗凝治疗,积分越高,栓塞和卒中风险越大,抗凝治疗获益也越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房颤的抗凝治疗无关阵发还是持续,只要风险评分达到要求,房颤不是由可逆因素引起的(如甲亢),便具有抗凝指征。抗凝可应用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和依从性等进行选择。

 

希望我们可以提高警惕,避免房颤这个潜伏的杀手造成严重损害。让我们正确认识房颤,早期识别房颤,早期治疗房颤,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Chugh SS, Havmoeller R, Narayanan K, et al. 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0 Study. Circulation. 2014; 129(8): 837-847.

[2] Colilla S, Crow A, PetkunW, et al. Estimates of current and futur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 Am J Cardiol. 2013; 112(8): 1142-1147.

[3] Go AS, Hylek EM, Phillips KA, et al.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s: 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rhythm management and stroke prevention: 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 Study. JAMA. 2001; 285(18): 2370-2375.

[4] McManus DD, Rienstra M, Benjamin EJ. An update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Circulation. 2012; 126(10): 143-146.

[5] Oldgren J, Healey JS, Ezekowitz M, et al. Variations in cause an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prospective registry of 15,400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in 46 countries: the RE-LY Atrial Fibrillation Registry. Circulation. 2014; 129(15): 1568-1576.

[6] P Kirchhof, S Benussi, D Kotecha, et al.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 Europace. 2016 Aug 27.

会员登录:
如您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
联系电话:400-669-0360
登陆:
  • 新浪微博登录